路由的使用
在传统的 Web 开发过程中,当需要实现多个站内页面时,要写很多个 HTML 页面,然后通过 <a />
标签来实现互相跳转。
在如今工程化模式下的前端开发,像 Vue 工程,可以轻松实现只用一个 HTML 文件就完成多个站内页面渲染、跳转的功能,这就是路由。
TIP
从这里开始,所有包含 .vue 文件引入的地方,可能会看到 @xx/xx.vue
这样的写法。
@views
是 src/views
的路径别名,@cp
是 src/components
的路径别名。
路径别名可以在 vite.config.ts
等构建工具配置文件里添加 alias
,点击了解:添加项目配置
温馨提示
这是笔者写于 2024-02-20 的补充提示,为读者解答为何前面的章节都未提及 script-setup 组件语法的信息。
笔者在执笔之初,考虑到降低初学过程中的各种心智负担,以及当时处于 script-setup 组件语法尚未完全稳定的背景下,所以在最后一章 高效开发 之前的章节,都只提供了组件的标准写法的讲解。
除非遇到框架进行了 Breaking Change (例如从 Vue 2 升级到了 Vue 3 这种大版本更新),否则标准写法是始终有效的,在笔者多年的学习经历和实际收获里,也是比较相信一点:不论学习什么语言或者框架,只要基础打的好,未来总是可以轻松地举一反三去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。
因此如果读者通过各类脚手架创建的 Vue 3 项目,在组件看到 <script setup>
这种风格的组件,以及诸如 defineXxx
风格的 API ,这是 .vue
组件所支持的一种语法糖,可以随时在 高效开发 一章了解相关的 API 用法。
另外从 Vue 3.4 版本之后所新增的 API 未在本书的介绍范围内,请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查阅官方的 API 一起学习,不论是本书还是其他计算机书籍,官方文档永远是最好的查询手册。
TIP
语法糖(英语:Syntactic sugar)是由英国计算机科学家彼得·兰丁发明的一个术语,指计算机语言中添加的某种语法,这种语法对语言的功能没有影响,但是更方便程序员使用。语法糖让程序更加简洁,有更高的可读性。
路由的目录结构
Vue 3 引入路由的方式和 Vue 2 一样,路由的管理也是放在 src/router 这个目录下:
src
│ # 路由目录
├─router
│ # 路由入口文件
├───index.ts
│ # 路由配置,如果路由很多,可以再拆分模块文件
├───routes.ts
│ # 项目入口文件
└─main.ts
其中 index.ts 是路由的入口文件,如果路由很少,那么可以只维护在这个文件里,但对复杂项目来说,往往需要配置二级、三级路由,把逻辑和配置都放到一个文件的话太臃肿了。
所以如果项目稍微复杂一些,可以像上面这个结构一样拆出两个文件: index.ts 和 routes.ts ,在 routes.ts 里维护路由树的结构,在 index.ts 导入路由树结构并激活路由,同时可以在该文件里配置路由钩子。
如果项目更加复杂,例如做一个 Admin 后台,可以按照业务模块,再把 routes 拆分得更细,例如 game.ts / member.ts / order.ts 等业务模块,再统一导入到 index.ts 文件里。
TIP
需要注意与 Vue 3 配套的路由版本: vue-router 4.x 以上才可以正确适配项目。
在项目里引入路由
不管是 Vue 2 还是 Vue 3 ,引入路由都是在 src/router/index.ts 文件里,但是版本升级带来的变化很大,由于本书关于 Vue 3 都是使用 TypeScript ,所以这里只做一个 TypeScript 的变化对比。
TIP
下文可能会出现多次 i
这个变量,它是由 Vite 提供的环境变量,详见 Vite 官网关于 环境变量 的说明。
使用其他构建工具请自行替换为对应构建工具提供的环境变量,例如使用 @vue/cli 创建的项目:因为基于 Webpack ,所以使用的是 p
。
回顾 Vue 2
Vue 2 的引入方式如下(其中 RouteConfig
是路由项目的 TS 类型)。
import Vue from 'vue'
import VueRouter from 'vue-router'
import type { RouteConfig } from 'vue-router'
Vue.use(VueRouter)
const routes: Array<RouteConfig> = [
// ...
]
const router = new VueRouter({
mode: 'history',
base: import.meta.env.BASE_URL,
routes,
})
export default router
里面一些选项的功能说明:
routes
是路由树的配置,当项目的路由很多时可以集中到 routes.ts 管理,然后再 import
进来(具体的配置请看后面的 路由配置部分 说明)。
mode
决定访问路径模式,可配置为 hash
或者 history
, Hash 模式是 http://abc.com/#/home
这种带 #
号的地址,支持所有浏览器, History 模式是 http://abc.com/home
这样不带 #
号的,不仅美观,而且体验更好,但需要服务端做一些配置支持(详见下文的 服务端配置方案 ),也只对主流浏览器提供支持。
base
是 History 模式在进行路由切换时的基础路径,默认是 /
根目录,如果的项目不是部署在根目录下,而是二级目录、三级目录等多级目录,就必须指定这个 base ,否则路由切换会有问题。
了解 Vue 3 ~new
Vue 3 的引入方式如下(其中 RouteRecordRaw
是路由项目的 TS 类型)。
import { createRouter, createWebHistory } from 'vue-router'
import type { RouteRecordRaw } from 'vue-router'
const routes: Array<RouteRecordRaw> = [
// ...
]
const router = createRouter({
history: createWebHistory(import.meta.env.BASE_URL),
routes,
})
export default router
在 Vue 3 (也就是 vue-router 4.x) 里,路由简化了一些配置项,其中 routes
和 Vue 2 一样,是路由树的配置。
但是 history
和 Vue 2 有所不同,在 Vue 3 ,使用 history
来代替 Vue 2 的 mode
,但功能是一样的,也用于决定访问路径模式是 Hash 模式 还是 History 模式,同时合并了 Vue 2 (也就是 vue-router 3.x) 的 base
选项作为模式函数的入参。
和在使用 Vue 2 的时候一样, Vue 3 也可以配置一些额外的路由选项,比如:指定 router-link
为当前激活的路由所匹配的 className
:
const router = createRouter({
history: createWebHistory(import.meta.env.BASE_URL),
linkActiveClass: 'cur',
linkExactActiveClass: 'cur',
routes,
})
更多的配置项可以参考 Vue Router 官网的 API 参考 一章。
路由树的配置
在 引入路由 部分有说到,当项目的路由很多的时候,文件会变得非常长,难以维护,这个时候可以集中到 routes.ts 或者更多的模块化文件管理,然后再 import
到 index.ts 里。
暂且把 routes.ts 这个文件称为 “路由树” ,因为它像一棵大树一样,不仅可以以一级路由为树干去生长,还可以添加二级、三级等多级路由来开枝散叶,下面来看看 routes.ts 应该怎么写。
基础格式 ~new
在 TypeScript 里,路由文件的基础格式由三个部分组成:类型声明、数组结构、模块导出。
// src/router/routes.ts
// 使用 TypeScript 时需要导入路由项目的类型声明
import type { RouteRecordRaw } from 'vue-router'
// 使用路由项目类型声明一个路由数组
const routes: Array<RouteRecordRaw> = [
// ...
]
// 将路由数组导出给其他模块使用
export default routes
之后就可以在 index.ts 里导入使用了。
那么里面的路由数组又是怎么写呢?这里就涉及到了 一级路由 和 多级路由 的编写。
公共基础路径
在配置路由之前,需要先了解 “公共基础路径” 的概念,在讲解使用 Vite 等工具创建项目时,都提到了一个 项目配置 的管理,以 Vite 项目的配置文件 vite.config.ts
为例,里面有一个选项 base ,其实就是用来控制路由的公共基础路径,那么它有什么用呢?
base
的默认值是 /
,也就是说,如果不配置它,那么所有的资源文件都是从域名根目录读取,如果项目部署在域名根目录那当然好,但是如果不是呢?那么就必须来配置它了。
配置很简单,只要把项目要上线的最终地址,去掉域名,剩下的那部分就是 base
的值。假设项目是部署在 https://example.com/vue3/
,那么 base
就可以设置为 /vue3/
。
TIP
如果路由只有一级,那么 base
也可以设置为相对路径 ./
,这样可以把项目部署到任意地方。
如果路由不止一级,那么请准确地指定 base
,并且确保是以 /
开头并以 /
结尾,例如 /foo/
。
一级路由
一级路由,顾名思义,就是在项目地址后面只有一级 Path ,比如 https://example.com/home
,这里的 home
就是一级路由。
来看一下最基本的路由配置应该包含哪些字段:
const routes: Array<RouteRecordRaw> = [
{
path: '/',
name: 'home',
component: () => import('@views/home.vue'),
},
]
其中 path
是路由的访问路径,像上面说的,如果的域名是 https://example.com
, 配置为 /home
,那么访问路径就是 https://example.com/home
TIP
一级路由的 path 都必须是以 /
开头,比如: /home
、/setting
;
如果的项目首页不想带上 home
之类的尾巴,只想要通过 https://example.com/
这样的域名直达 ,其实也是配置一级路由,把路由的 path
指定为 /
即可。
name
是路由的名称,非必填,但是一般都会配置上去,这样可以很方便地用 name
来代替 path
实现路由的跳转,例如有时候开发环境和生产环境的路径不一致,或者说路径变更,通过 name
无需调整,但如果通过 path
,可能就要修改很多文件里面的链接跳转目标了。
component
是路由的模板文件,指向一个 vue 组件,用于指定路由在浏览器端的视图渲染,这里有两种方式来指定使用哪个组件:
同步组件
字段 component
接收一个变量,变量的值就是对应的模板组件。
在打包的时候,组件的所有代码都会被打包到一个文件里,对于大项目来说,这种方式的首屏加载是个灾难,要面对文件过大导致等待时间变长的问题。
import Home from '@views/home.vue'
const routes: Array<RouteRecordRaw> = [
{
path: '/',
name: 'home',
component: Home,
},
]
所以现在都推荐使用第二种方式,可以实现 路由懒加载 。
异步组件
字段 component
接收一个函数,在 return 的时候返回模板组件,同时组件里的代码在打包的时候都会生成独立的文件,并在访问到对应路由的时候按需引入。
const routes: Array<RouteRecordRaw> = [
{
path: '/',
name: 'home',
component: () => import('@views/home.vue'),
},
]
关于这部分的更多说明,可以查看 路由懒加载。
多级路由
在 Vue 路由生态里,支持配置二级、三级、四级等多级路由,理论上没有上限,实际业务中用到的级数通常是三级到四级。
比如做一个美食类网站,打算在 “中餐” 大分类下配置一个 “饺子” 栏目,那么地址就是:
https://example.com/chinese-food/dumplings
这种情况下,中餐 chinese-food
就是一级路由,饺子 dumplings
就是二级路由。
如果想再细化一下,“饺子” 下面再增加一个 “韭菜” 、“白菜” 等不同馅料的子分类:
https://example.com/chinese-food/dumplings/chives
这里的韭菜 chives
就是饺子 dumplings
的子路由,也就是三级路由。
在了解了子路由的概念后,来看一下具体如何配置以及注意事项。
父子路由的关系,都是严格按照 JSON 的层级关系,子路由的信息配置到父级的 children
数组里面,孙路由也是按照一样的格式,配置到子路由的 children
里。
这是一个简单的子路由示范:
const routes: Array<RouteRecordRaw> = [
// 注意:这里是一级路由
{
path: '/lv1',
name: 'lv1',
component: () => import('@views/lv1.vue'),
// 注意:这里是二级路由,在 `path` 的前面没有 `/`
children: [
{
path: 'lv2',
name: 'lv2',
component: () => import('@views/lv2.vue'),
// 注意:这里是三级路由,在 `path` 的前面没有 `/`
children: [
{
path: 'lv3',
name: 'lv3',
component: () => import('@views/lv3.vue'),
},
],
},
],
},
]
上面这个配置,最终三级路由的访问地址如下:
https://example.com/lv1/lv2/lv3
可以看到在注释里提示了二级、三级路由的 path
字段前面没有 /
,这样路径前面才会有其父级路由的 path
以体现其层级关系,否则会从根目录开始。
路由懒加载
在上面提过,路由在配置 同步组件 的时候,构建出来的文件都集中在一起,大的项目的文件会变得非常大,影响页面加载。
所以 Vue 在 Webpack 的代码分割功能的基础上,推出了 异步组件,可以把不同路由对应的组件分割成不同的代码块,然后当路由被访问的时候才加载对应组件,这样按需载入,很方便地实现路由组件的懒加载。
在这一段配置里面:
const routes: Array<RouteRecordRaw> = [
{
path: '/',
name: 'home',
component: () => import('@views/home.vue'),
},
]
起到懒加载配置作用的就是 component
接收的值 () => import('@views/home.vue')
,其中 @views/home.vue
就是路由的组件。
在命令行运行 npm run build
打包构建后,会看到控制台输出的打包结果:
❯ npm run build
> hello-vue3@0.0.0 build
> vue-tsc --noEmit && vite build
vite v2.9.15 building for production...
✓ 42 modules transformed.
dist/index.html 0.42 KiB
dist/assets/home.03ad1823.js 0.65 KiB / gzip: 0.42 KiB
dist/assets/HelloWorld.1322d484.js 1.88 KiB / gzip: 0.96 KiB
dist/assets/about.c2af6d65.js 0.64 KiB / gzip: 0.41 KiB
dist/assets/login.e9d1d9f9.js 0.65 KiB / gzip: 0.42 KiB
dist/assets/index.60726771.css 0.47 KiB / gzip: 0.29 KiB
dist/assets/login.bef803dc.css 0.12 KiB / gzip: 0.10 KiB
dist/assets/HelloWorld.b2638077.css 0.38 KiB / gzip: 0.19 KiB
dist/assets/home.ea56cd55.css 0.12 KiB / gzip: 0.10 KiB
dist/assets/about.a0917080.css 0.12 KiB / gzip: 0.10 KiB
dist/assets/index.19d6fb3b.js 79.94 KiB / gzip: 31.71 KiB
可以看到路由文件都按照 views 目录下的路由组件和 components 目录下的组件命名,输出了对应的 JS 文件和 CSS 文件,项目部署后, Vue 只会根据当前路由加载需要的文件,其他文件只做预加载,对于大型项目的访问体验非常友好。
而如果不使用路由懒加载,打包出来的文件是这样的:
❯ npm run build
> hello-vue3@0.0.0 build
> vue-tsc --noEmit && vite build
vite v2.9.15 building for production...
✓ 41 modules transformed.
dist/index.html 0.42 KiB
dist/assets/index.67b1ee4f.css 1.22 KiB / gzip: 0.49 KiB
dist/assets/index.f758ee53.js 78.85 KiB / gzip: 31.05 KiB
可以看到所有的组件都被打包成了一个很大的 JS 文件和 CSS 文件,没有进行代码分割,对大型项目来说,这种方式打包出来的文件可能会有好几兆,首屏加载的速度可想而知。
路由的渲染
所有路由组件,要在访问后进行渲染,都必须在父级组件里带有 <router-view />
标签。
<router-view />
在哪里,路由组件的代码就渲染在哪个节点上,一级路由的父级组件,就是 src/App.vue 这个根组件。
其中最基础的配置就是 <template />
里面直接就是写一个 <router-view />
,整个页面就是路由组件。
<template>
<router-view />
</template>
如果站点带有全局公共组件,比如有全站统一的页头、页脚,只有中间区域才是路由,那么可以这样配置:
<template>
<!-- 全局页头 -->
<Header />
<!-- 路由 -->
<router-view />
<!-- 全局页脚 -->
<Footer />
</template>
如果有一部分路由带公共组件,一部分没有,比如大部分页面都需要有侧边栏,但登录页、注册页不需要,就可以这么处理:
<template>
<!-- 登录 -->
<Login v-if="route.name === 'login'" />
<!-- 注册 -->
<Register v-else-if="route.name === 'register'" />
<!-- 带有侧边栏的其他路由 -->
<div v-else>
<!-- 固定在左侧的侧边栏 -->
<Sidebar />
<!-- 路由 -->
<router-view />
</div>
</template>
也可以通过 路由元信息 来管理这些规则。
使用 route 获取路由信息 ~new
和 Vue 2 可以直接在组件里使用 this.$route
来获取当前路由信息不同,在 Vue 3 的组件里,Vue 实例既没有了 this
,也没有了 $route
。
要牢记一个事情就是,Vue 3 用啥都要导入,所以获取当前路由信息的正确用法是先导入路由 API :
import { useRoute } from 'vue-router'
再在 setup
里定义一个变量来获取当前路由:
const route = useRoute()
接下来就可以通过定义好的变量 route
去获取当前路由信息了。
当然,如果要在 <template />
里使用路由,记得把 route
在 setup
里 return 出去。
// 获取路由名称
console.log(route.name)
// 获取路由参数
console.log(route.params.id)
Vue 3 的 route
和 Vue 2 的用法基本一致,日常使用应该很快能上手。
WARNING
但是 Vue 3 的新路由也有一些小变化,有一些属性被移除了,比如之前获取父级路由信息常用的 parent
属性,现在已经没有了,可以在 Vue Router 官网的 从 Vue2 迁移 一章查看所有破坏性变化。
类似被移除的 parent
,如果要获取父级路由信息(比如在做面包屑功能的时候),可以改成下面这样,手动指定倒数第二个为父级信息:
// 获取路由记录
const matched = route.matched
// 获取该记录的路由个数
const max = matched.length
// 获取倒数第二个路由(也就是当前路由的父级路由)
const parentRoute = matched[max - 2]
如果有配置父级路由,那么 parentRoute
就是父级路由信息,否则会返回 undefined
。
使用 router 操作路由 ~new
和 route
一样,在 Vue 3 也不能再使用 this.$router
,也必须通过导入路由 API 来使用:
import { useRouter } from 'vue-router'
和 useRoute
一样, useRouter
也是一个函数,需要在 setup
里定义一个变量来获取路由信息。
const router = useRouter()
接下来就可以通过定义好的变量 router
去操作路由了:
// 跳转首页
router.push({
name: 'home',
})
// 返回上一页
router.back()
使用 router-link 标签跳转
router-link
是一个全局组件,可直接在 <template />
里直接使用,无需导入,基础的用法在 Vue 2 和 Vue 3 里是一样。
默认会被转换为一个 a
标签,对比写死的 <a href="...">
,使用 router-link
会更加灵活。
基础跳转
最基础的用法就是把它当成一个 target="_self"
的 a
标签使用,但无需重新刷新页面,因为是路由跳转,它的体验和使用 router
去进行路由导航的效果完全一样。
<template>
<router-link to="/home">首页</router-link>
</template>
等价于 router
的 push
:
router.push({
name: 'home',
})
可以写个 <div />
标签绑定 Click 事件达到 router-link
的效果:
<template>
<div
class="link"
@click="
router.push({
name: 'home',
})
"
>
<span>首页</span>
</div>
</template>
了解这种使用对比,对学习下文其他跳转方式会有帮助。
带参数的跳转
使用 router
的时候,可以轻松地带上参数去那些有 ID 的内容页、用户资料页、栏目列表页等等。
比如要访问一篇文章 https://example.com/article/123
,用 push
的写法是:
router.push({
name: 'article',
params: {
id: 123,
},
})
同理,从基础跳转的写法,很容易就能猜到在 router-link
里应该怎么写:
<template>
<router-link
class="link"
:to="{
name: 'article',
params: {
id: 123,
},
}"
>
这是文章的标题
</router-link>
</template>
不生成 a 标签 ~new
router-link
默认被转换为一个 a
标签,但根据业务场景,也可以把它指定为生成其他标签,比如 span
、 div
、 li
等等,这些标签因为不具备 href
属性,所以在跳转时都是通过 Click 事件去执行。
在 Vue 2 ,指定为其他标签只需要一个 tag
属性即可:
<template>
<router-link tag="span" to="/home">首页</router-link>
</template>
但在 Vue 3 ,tag
属性已被移除,需要通过 custom
和 v-slot
的配合将其渲染为其他标签。
比如要渲染为一个带有路由导航功能的其他标签:
<template>
<router-link to="/home" custom v-slot="{ navigate }">
<span class="link" @click="navigate"> 首页 </span>
</router-link>
</template>
渲染后就是一个普通的 <span />
标签,当该标签被点击的时候,会通过路由的导航跳转到指定的路由页:
<!-- 渲染后的标签 -->
<span class="link">首页</span>
关于这两个属性的参数说明如下:
custom
,一个布尔值,用于控制是否需要渲染为a
标签,当不包含custom
或者把custom
设置为false
时,则依然使用a
标签渲染。v-slot
是一个对象,用来决定标签的行为,它包含了:
字段 | 含义 |
---|---|
href | 解析后的 URL,将会作为一个 a 元素的 href 属性 |
route | 解析后的规范化的地址 |
navigate | 触发导航的函数,会在必要时自动阻止事件,和 router-link 同理 |
isActive | 如果需要应用激活的 class 则为 true ,允许应用一个任意的 class |
isExactActive | 如果需要应用精确激活的 class 则为 true ,允许应用一个任意的 class |
一般来说,v-slot
必备的只有 navigate
,用来绑定元素的点击事件,否则点击元素后不会有任何反应,其他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添加。
TIP
要渲染为非 a
标签,切记两个点:
router-link
必须带上custom
和v-slot
属性最终要渲染的标签,写在
router-link
里,包括对应的className
和点击事件
在独立 TS/JS 文件里使用路由
除了可以在 .vue
文件里使用路由之外,也可以在单独的 .ts
、.js
里使用。
比如要做一个带有用户系统的站点,登录的相关代码除了在 login.vue
里运用外,在注册页面 register.vue
,用户注册成功还要帮用户执行一次自动登录。
登录完成还要记录用户的登录信息、 Token 、过期时间等等,有不少数据要做处理,以及需要帮助用户自动切去登录前的页面等行为,这是两个不同的组件,如果写两次几乎一样的代码,会大大提高维护成本。
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通过抽离核心代码,封装成一个 login.ts
文件,在这个独立的 ts
文件里去操作路由。
// 导入路由
import router from '@/router'
// 执行路由跳转
router.push({
name: 'home',
})
路由元信息配置
有时候项目需要一些个性化配置,比如:
给予每个路由独立的标题;
管理后台的路由,部分页面需要限制一些访问权限;
通过路由来自动生成侧边栏、面包屑;
部分路由的生命周期需要做缓存( Keep Alive );
其他更多业务场景…
无需维护很多套配置,在定义路由树的时候可以配置 meta
字段,比如下面就是包含了多种元信息的一个登录路由:
const routes: Array<RouteRecordRaw> = [
{
path: '/login',
name: 'login',
component: () => import('@views/login.vue'),
meta: {
title: '登录',
isDisableBreadcrumbLink: true,
isShowBreadcrumb: false,
addToSidebar: false,
sidebarIcon: '',
sidebarIconAlt: '',
isNoLogin: true,
},
},
]
这个是笔者曾经在做后台项目时用过的一些配置,主要的功能是:
字段 | 类型 | 含义 |
---|---|---|
title | string | 用于在渲染的时候配置浏览器标题; |
isDisableBreadcrumbLink | boolean | 是否禁用面包屑链接(对一些没有内容的路由可以屏蔽访问); |
isShowBreadcrumb | boolean | 是否显示面包屑(此处的登录页不需要面包屑); |
addToSidebar | boolean | 是否加入侧边栏(此处的登录页不需要加入侧边栏); |
sidebarIcon | string | 配置侧边栏的图标 className(默认); |
sidebarIconAlt | string | 配置侧边栏的图标 className(展开状态); |
isNoLogin | boolean | 是否免登录(后台默认强制登录,设置为 true 则可以免登录访问,此处的登录页不需要校验); |
类似的,如果有其他需求,比如要增加对不同用户组的权限控制(比如有管理员、普通用户分组,部分页面只有管理员允许访问),都可以通过配置 Meta 里的字段,再配合 路由拦截 一起使用。
路由重定向
对一些已下线的页面,直接访问原来的地址会导致 404 ,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,通常会配置重定向将其指向一个新的页面,或者跳转回首页。
基本用法
路由重定向是使用一个 redirect
字段进行配置到对应的路由里面去实现跳转:
const routes: Array<RouteRecordRaw> = [
{
path: '/',
name: 'home',
component: () => import('@views/home.vue'),
meta: {
title: 'Home',
},
},
// 访问这个路由会被重定向到首页
{
path: '/error',
redirect: '/',
},
]
通常来说,配置了 redirect
的路由,只需要指定 2 个字段即可,1 个是 path
该路由本身的路径,1 个是 redirect
目标路由的路径,其他字段可以忽略。
redirect
字段可以接收三种类型的值:
类型 | 填写的值 |
---|---|
string | 另外一个路由的 path |
route | 另外一个路由(类似 router.push ) |
function | 可以判断不同情况的重定向目标,最终 return 一个 path 或者 route |
业务场景
路由重定向可以避免用户访问到一些无效路由页面:
比如项目上线了一段时间后,有个路由需要改名,或者调整路径层级,可以把旧路由重定向到新的,避免原来的用户从收藏夹等地方进来后找不到
一些容易打错的地址,比如通常个人资料页都是用
/profile
,但是业务网站是使用/account
,那也可以把/profile
重定向到/account
去对于一些有会员体系的站点,可以根据用户权限进行重定向,分别指向他们具备访问权限的页面
官网首页在 PC 端、移动端、游戏内嵌横屏版分别有 3 套页面,但希望能通过主域名来识别不同设备,帮助用户自动切换访问
了解了业务场景,接下来就能比较清晰地了解应该如何配置重定向了。
配置为 path
最常用的场景,恐怕就是首页的指向了,比如首页地址是 https://example.com/home
,但是想让主域名 https://example.com/
也能跳转到 /home
,可以这么配置:
这是最简单的配置方式,把目标路由的 path
配置进来就可以了:
const routes: Array<RouteRecordRaw> = [
// 重定向到 `/home`
{
path: '/',
redirect: '/home',
},
// 真正的首页
{
path: '/home',
name: 'home',
component: () => import('@views/home.vue'),
},
]
但缺点也显而易见,只能针对那些不带参数的路由。
配置为 route
如果想要重定向后的路由地址带上一些参数,可以配置为 route
:
const routes: Array<RouteRecordRaw> = [
// 重定向到 `/home` ,并带上一个 `query` 参数
{
path: '/',
redirect: {
name: 'home',
query: {
from: 'redirect',
},
},
},
// 真正的首页
{
path: '/home',
name: 'home',
component: () => import('@views/home.vue'),
},
]
最终访问的地址就是 https://example.com/home?from=redirect
, 像这样带有来路参数的,就可以在 “百度统计” 或者 “ CNZZ 统计” 之类的统计站点查看来路的流量。
配置为 function
结合业务场景来解释是最直观的,比如的网站有 3 个用户组,一个是管理员,一个是普通用户,还有一个是游客(未登录),他们的网站首页是不一样的:
用户组 | 访问首页时 |
---|---|
管理员 | 具备各种数据可视化图表、最新的网站数据、一些最新的用户消息等等 |
普通用户 | 只有一些常用模块的入口链接 |
未登录用户 | 直接跳转到登录页面 |
产品需要在访问网站主域名的时候,识别用户身份跳转不同的首页,那么就可以这样配置路由重定向:
const routes: Array<RouteRecordRaw> = [
// 访问主域名时,根据用户的登录信息,重定向到不同的页面
{
path: '/',
redirect: () => {
// `loginInfo` 是当前用户的登录信息
// 可以从 `localStorage` 或者 `Pinia` 读取
const { groupId } = loginInfo
// 根据组别 ID 进行跳转
switch (groupId) {
// 管理员跳去仪表盘
case 1:
return '/dashboard'
// 普通用户跳去首页
case 2:
return '/home'
// 其他都认为未登录,跳去登录页
default:
return '/login'
}
},
},
]
路由别名配置
根据的业务需求,也可以为路由指定一个别名,与上面的 路由重定向 功能相似,但又有不同:
配置了路由重定向,当用户访问 /a
时,URL 将会被替换成 /b
,然后匹配的实际路由是 /b
。
配置了路由别名,/a
的别名是 /b
,当用户访问 /b
时,URL 会保持为 /b
,但是路由匹配则为 /a
,就像用户访问 /a
一样。
配置方法
添加一个 alias
字段即可轻松实现:
const routes: Array<RouteRecordRaw> = [
{
path: '/home',
alias: '/index',
name: 'home',
component: () => import('@views/home.vue'),
},
]
如上的配置,即可实现可以通过 /home
访问首页,也可以通过 /index
访问首页。
404 路由页面配置 ~new
可以配置一个 404 路由来代替站内的 404 页面。
配置方法
const routes: Array<RouteRecordRaw> = [
{
path: '/:pathMatch(.*)*',
name: '404',
component: () => import('@views/404.vue'),
},
]
这样配置之后,只要访问到不存在的路由,就会显示为这个 404 模板。
WARNING
新版的路由不再支持直接配置通配符 *
,而是必须使用带有自定义正则表达式的参数进行定义,详见官网 删除了 *(星标或通配符)路由 的说明。
导航守卫
和 Vue 2 时使用的路由一样, Vue 3 也支持导航守卫,并且用法基本上是一样的。
导航守卫这个词对初次接触的开发者来说应该会有点云里雾里,其实就是几个专属的钩子函数,先来看一下使用场景,大致理解一下基本概念和作用。
钩子的应用场景
对于导航守卫还不熟悉的开发者,可以从一些实际使用场景来加强印象,比如:
前面说的,在渲染的时候配置浏览器标题,由于 Vue 项目只有一个 HTML 文件,所以默认只有一个标题,但想在访问
/home
的时候标题显示为 “首页”,访问/about
的时候标题显示为 “关于” 。部分页面需要管理员才能访问,普通用户不允许进入到该路由页面。
Vue 单页面项目,传统的 CNZZ / 百度统计等网站统计代码只会在页面加载的时候统计一次,但需要每次切换路由都上报一次 PV 数据。
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,导航守卫支持全局使用,也可以在 .vue
文件里单独使用,接下来看看具体的用法。
路由里的全局钩子
顾名思义,是在创建 router
的时候进行全局的配置,也就是说,只要配置了钩子,那么所有的路由在被访问到的时候,都会触发这些钩子函数。
可用钩子 | 含义 | 触发时机 |
---|---|---|
beforeEach | 全局前置守卫 | 在路由跳转前触发 |
beforeResolve | 全局解析守卫 | 在导航被确认前,同时在组件内守卫和异步路由组件被解析后 |
afterEach | 全局后置守卫 | 在路由跳转完成后触发 |
全局配置非常简单,在 src/router/index.ts 里,在创建路由之后、在导出去之前使用:
import { createRouter } from 'vue-router'
// 创建路由
const router = createRouter({ ... })
// 在这里调用导航守卫的钩子函数
router.beforeEach((to, from) => {
// ...
})
// 导出去
export default router
beforeEach ~new
全局前置守卫,这是导航守卫里面运用的最多的一个钩子函数,通常将其称为 “路由拦截”。
拦截这个词,顾名思义,就是在 XXX 目的达到之前,把它拦下来,所以路由的目的就是渲染指定的组件,路由拦截就是在组件被渲染之前,做一些拦截操作。
参数
参数 | 作用 |
---|---|
to | 即将要进入的路由对象 |
from | 当前导航正要离开的路由 |
TIP
和 Vue 2 不同,Vue 2 的 beforeEach
是默认三个参数,第三个参数是 next
,用来操作路由接下来的跳转。
但在新版本路由里,已经通过 RFC 将其删除,虽然目前还是作为可选参数使用,但以后不确定是否会移除,不建议继续使用,点击查看原因。
新版本路由可以通过 return
来代替 next
。
用法
比如在进入路由之前,根据 Meta 路由元信息 的配置,设定路由的网页标题:
router.beforeEach((to, from) => {
const { title } = to.meta
document.title = title || '默认标题'
})
或者判断是否需要登录:
router.beforeEach((to, from) => {
const { isNoLogin } = to.meta
if (!isNoLogin) return '/login'
})
或者针对一些需要 ID 参数,但参数丢失的路由做拦截,比如:很多网站的文章详情页都是类似 https://example.com/article/123
这样格式的地址,是需要带有文章 ID 作为 URL 的一部分,如果只访问 https://example.com/article
则需要拦截掉。
这里是关于 article
路由的配置,是有要求 Params 要带上 ID 参数:
const routes: Array<RouteRecordRaw> = [
// 这是一个配置了 `params` ,访问的时候必须带 `id` 的路由
{
path: '/article/:id',
name: 'article',
component: () => import('@views/article.vue'),
},
// ...
]
当路由的 params
丢失的时候,路由记录 matched
是一个空数组,针对这样的情况,就可以配置一个拦截,丢失参数时返回首页:
router.beforeEach((to) => {
if (to.name === 'article' && to.matched.length === 0) {
return '/'
}
})
beforeResolve
全局解析守卫,它会在每次导航时触发,但是在所有组件内守卫和异步路由组件被解析之后,将在确认导航之前被调用。
这个钩子用得比较少,因为它和 beforeEach
非常相似,相信大部分开发者都会用 beforeEach
来代替它。
那么它有什么用?
它通常会用在一些申请权限的环节,比如一些 H5 页面需要申请系统相机权限、一些微信活动需要申请微信的登录信息授权,获得权限之后才允许获取接口数据和给用户更多的操作,使用 beforeEach
时机太早,使用 afterEach
又有点晚,那么这个钩子的时机就刚刚好。
参数
参数 | 作用 |
---|---|
to | 即将要进入的路由对象 |
from | 当前导航正要离开的路由 |
用法
用以前 Vue Router 官网的申请照相机权限的例子来举例:
// https://router.vuejs.org/zh/guide/advanced/navigation-guards.html
router.beforeResolve(async (to) => {
// 如果路由配置了必须调用相机权限
if (to.meta.requiresCamera) {
// 正常流程,咨询是否允许使用照相机
try {
await askForCameraPermission()
} catch (error) {
// 容错
if (error instanceof NotAllowedError) {
// ... 处理错误,然后取消导航
return false
} else {
// 如果出现意外,则取消导航并抛出错误
throw error
}
}
}
})
afterEach
全局后置守卫,这也是导航守卫里面用得比较多的一个钩子函数。
参数
参数 | 作用 |
---|---|
to | 即将要进入的路由对象 |
from | 当前导航正要离开的路由 |
用法
在刚刚的 钩子的应用场景 里面有个例子,就是每次切换路由都上报一次 PV 数据,类似这种每个路由都要执行一次,但又不必在渲染前操作的,都可以放到后置钩子里去执行。
笔者之前写过两个数据统计的插件:Vue 版 CNZZ 统计、Vue 版百度统计,就是用了这个后置钩子来实现自动上报数据。
router.afterEach((to, from) => {
// 上报流量的操作
// ...
})
在组件内使用全局钩子
上面所讲的都是全局钩子,虽然一般都是在路由文件里使用,但如果有需要,也可以在 .vue
文件里操作。
TIP
和路由的渲染不同,渲染时父级路由组件必须带有 <router-view />
标签才能渲染,但是使用全局钩子不受此限制。
建议只在一些入口文件里使用,比如 App.vue
,或者是一些全局的 Header.vue
、Footer.vue
里使用,方便后续维护。
在 setup
里,定义一个 router
变量获取路由之后,就可以操作了:
import { defineComponent } from 'vue'
import { useRouter } from 'vue-router'
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({
setup() {
// 定义路由
const router = useRouter()
// 调用全局钩子
router.beforeEach((to, from) => {
// ...
})
},
})
路由里的独享钩子
介绍完全局钩子,如果只是有个别路由要做处理,可以使用路由独享的守卫,用来针对个别路由定制一些特殊功能,可以减少在全局钩子里面写一堆判断。
可用钩子 | 含义 | 触发时机 |
---|---|---|
beforeEnter | 路由独享前置守卫 | 在路由跳转前触发 |
注:路由独享的钩子,必须配置在 routes
的 JSON 树里面,挂在对应的路由下面(与 path
、 name
、meta
这些字段同级)。
beforeEnter ~new
它和全局钩子 beforeEach
的作用相同,都是在进入路由之前触发,触发时机比 beforeResolve
要早。
顺序:beforeEach
(全局) > beforeEnter
(独享) > beforeResolve
(全局)。
参数
参数 | 作用 |
---|---|
to | 即将要进入的路由对象 |
from | 当前导航正要离开的路由 |
TIP
和 beforeEach
一样,也取消了 next
,可以用 return
来代替。
用法
比如:整个站点都默认以 “栏目标题” + “全站关键标题” 的格式作为网页的 Title ,例如 “项目经验 - 程沛权” ,但在首页的时候,想做一些不一样的定制。
const routes: Array<RouteRecordRaw> = [
{
path: '/home',
name: 'home',
component: () => import('@views/home.vue'),
// 在这里添加单独的路由守卫
beforeEnter: (to, from) => {
document.title = '程沛权 - 养了三只猫'
},
},
]
就可以通过 beforeEnter
来实现一些个别路由的单独定制。
TIP
需要注意的是,只有从不同的路由切换进来,才会触发该钩子。
针对同一个路由,切换不同的 params
、 query
或者 hash
,都不会重复触发该钩子。
比如从 https://example.com/article/123
切换到 https://example.com/article/234
是不会触发的。
其他的用法和 beforeEach
可以说是一样的。
组件内单独使用 ~new
组件里除了可以使用全局钩子外,还可以使用组件专属的路由钩子。
可用钩子 | 含义 | 触发时机 |
---|---|---|
onBeforeRouteUpdate | 组件内的更新守卫 | 在当前路由改变,但是该组件被复用时调用 |
onBeforeRouteLeave | 组件内的离开守卫 | 导航离开该组件的对应路由时调用 |
TIP
1、组件内钩子的入参,也都取消了 next
,可以用 return
来代替。
2、和其他 Composition API 一样,需要先 import
再操作。
和旧版路由不同,新版的 Composition API 移除了 beforeRouteEnter
这个钩子。
onBeforeRouteUpdate
可以在当前路由改变但该组件被复用时,重新调用里面的一些函数,用来更新模板数据的渲染。
参数
参数 | 作用 |
---|---|
to | 即将要进入的路由对象 |
from | 当前导航正要离开的路由 |
用法
比如一个内容网站,通常在文章详情页底部会有相关阅读推荐,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个操作场景:从文章 A 跳转到文章 B。
比如从 https://example.com/article/111
切去 https://example.com/article/222
,这种情况就属于 “路由改变,但是组件被复用” 的情况了。
这种情况下,原本放在 onMounted
里执行数据请求的函数就不会被调用,可以借助该钩子来实现渲染新的文章内容。
import { defineComponent, onMounted } from 'vue'
import { useRoute, onBeforeRouteUpdate } from 'vue-router'
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({
setup() {
// 其他代码略...
// 查询文章详情
async function queryArticleDetail(id: number) {
// 请求接口数据
const res = await axios({
url: `/article/${id}`,
})
// ...
}
// 组件挂载完成后执行文章内容的请求
// 注意这里是获取 `route` 的 `params`
onMounted(async () => {
const id = Number(route.params.id) || 0
await queryArticleDetail(id)
})
// 组件被复用时重新请求新的文章内容
onBeforeRouteUpdate(async (to, from) => {
// ID 不变时减少重复请求
if (to.params.id === from.params.id) return
// 注意这里是获取 `to` 的 `params`
const id = Number(to.params.id) || 0
await queryArticleDetail(id)
})
},
})
onBeforeRouteLeave
可以在离开当前路由之前,实现一些离开前的判断拦截。
参数
参数 | 作用 |
---|---|
to | 即将要进入的路由对象 |
from | 当前导航正要离开的路由 |
用法
这个离开守卫通常用来禁止用户在还未保存修改前突然离开,可以通过 return false
来取消用户离开当前路由。
import { defineComponent } from 'vue'
import { onBeforeRouteLeave } from 'vue-router'
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({
setup() {
// 调用离开守卫
onBeforeRouteLeave((to, from) => {
// 弹出一个确认框
const confirmText = '确认要离开吗?您的更改尚未保存!'
const isConfirmLeave = window.confirm(confirmText)
// 当用户点取消时,不离开路由
if (!isConfirmLeave) {
return false
}
})
},
})
路由侦听 ~new
路由的侦听,可以延续以往的 watch
大法,也可以用全新的 watchEffect
。
watch
在 Vue 2 的时候,侦听路由变化用得最多的就是 watch
了, Vue 3 的 watch
API 使用更简单。
侦听整个路由
可以跟以前一样,直接侦听整个路由的变化:
import { defineComponent, watch } from 'vue'
import { useRoute } from 'vue-router'
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({
setup() {
const route = useRoute()
// 侦听整个路由
watch(route, (to, from) => {
// 处理一些事情
// ...
})
},
})
第一个参数传入整个路由;第二个参数是个 Callback ,可以获取 to
和 from
来判断路由变化情况。
侦听路由的某个数据
如果只想侦听路由的某个数据变化,比如侦听一个 Query ,或者一个 Param ,可以采用这种方式:
import { defineComponent, watch } from 'vue'
import { useRoute } from 'vue-router'
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({
setup() {
const route = useRoute()
// 侦听路由参数的变化
watch(
() => route.query.id,
() => {
console.log('侦听到 ID 变化')
}
)
},
})
第一个参数传入一个 getter 函数, return
要侦听的值;第二个参数是个 Callback ,可以针对参数变化进行一些操作。
watchEffect
这是 Vue 3 新出的一个侦听函数,可以简化 watch
的行为。
比如定义了一个函数,通过路由的参数来获取文章 ID ,然后请求文章内容:
import { defineComponent, watchEffect } from 'vue'
import { useRoute } from 'vue-router'
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({
setup() {
const route = useRoute()
// 从接口查询文章详情
async function queryArticleDetail() {
const id = Number(route.params.id) || 0
console.log('文章 ID 是:', id)
const res = await axios({
url: `/article/${id}`,
})
// ...
}
// 直接侦听包含路由参数的那个函数
watchEffect(queryArticleDetail)
},
})
对比 watch
的使用, watchEffect
在操作上更加简单,把包含要被侦听数据的函数,当成它的入参传进去即可。
部署问题与服务端配置
通常使用路由的 Hash 模式,部署后有问题的情况很少,但是如果使用 History 模式,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。
常见部署问题
这里整理一些常见部署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,可作参考。
页面刷新就 404
页面部署到服务端之后,访问首页正常;通过导航上面的链接进行路由跳转,也正常;但是刷新页面就变成 404 了。
问题原因
一般这种情况是路由开启了 History 模式,但是服务端没有配置功能支持。
解决方案
请根据 服务端配置 部分的说明,与的运维同事沟通,让他帮忙修改服务端的配置。
部分路由白屏
如果在项目配置文件里,把里面的 publicPath (使用 Vue CLI ) 或者 base (使用 Vite ) 配置成相对路径 ./
,但是路由配置了二级或以上,那么就会出现这个问题。
问题原因
原因是打包后的 JS 、 CSS 等静态资源都是存放在项目根目录下,一级路由的 ./
就是根目录,所以访问正常;而二级路由的 ./
则不是根目录了,是从当前目录载入的 ,这就导致无法正确载入 JS 文件,从而导致了白屏。
假设项目域名是 https://example.com
,那么:
- 一级路由是
https://example.com/home
- 二级路由是
https://example.com/foo/bar
- 假设打包后的 JS 文件等静态资产存放于
https://example.com/assets/
文件夹下
访问一级路由时, ./
访问到的 JS 文件是 https://example.com/assets/home.js
,所以一级路由可以正常访问到。
访问二级路由时, ./
访问到的 JS 文件是 https://example.com/foo/assets/bar.js
,但实际上文件是存放在 https://example.com/assets/bar.js
,访问到的 URL 资源不存在,所以白屏了。
解决方案
如果的项目开启了 History 模式,并且配置有二级或者二级以上的路由时,不要使用 ./
这样的相对路径。
正确的方式应该是修改 publicPath (使用 Vue CLI ) 或者 base (使用 Vite ),如果是部署在域名根目录则写 /
,如果是子目录,则按照子目录的格式,将其以 /
开头,以 /
结尾的形式配置( e.g. /hello-world/
)
服务端配置方案
如果使用的是 HTML5 的 History 模式,那么服务端也需要配置对应的支持,否则会出现路由跳转正常,但页面一刷新就 404 的情况。
TIP
服务端配置后,就不再进入 404 了,需要在项目里手动配置 404 路由页面 的路由。
Nginx
现在大部分公司的服务程序都在使用 Nginx ,可以将以下代码发给运维工程师参考,调整 Nginx 的配置:
location / {
try_files $uri $uri/ /index.html;
}
Express
如果是前端工程师使用 Node.js 作服务端,并且使用了 Express 服务端框架,那么操作将变得更简单:
- 仅需要安装一个中间件
npm install connect-history-api-fallback
- 在服务启动入口文件里导入该中间件并激活
const express = require('express')
const history = require('connect-history-api-fallback')
// 创建 Express 实例
const app = express()
app
// 启用 History 中间件
.use(history())
// 这里是读取打包后的页面文件目录
.use('/', express.static(resolve('../dist')))
更多用法可以看: connect-history-api-fallback 的文档。
更多方案
其他的诸如 Apache 、 IIS 、或者原生 Node 等等配置方案, Vue 官方都提供了对应的演示代码,点击查看更多配置方案: 服务器配置示例 。